焦點
-
【CES 2019】AMD CES主題演講內容深入介紹 PART 2 of 3:Vega第二代之Radeon VII
AMD在1/9由執行長Dr. Lisa Su進行Keynote之後,下午時間也特別跟媒體來個詳細的簡報,把大家比較不了解的地方或有疑問的地方再做詳細說明。 這次AMD的詳細簡報說明會,邀請到AMD的三位主管,來針對上午不同的主題進行說明。以下我們就透過現場直擊方式來進行介紹。本文為Part 2 of 3。 接著邀請到的是AMD遊戲產品行銷總監Sasa Marinkovic來進行演說,他首先表示自己是老一代ATi時代的員工,後來繼續在AMD服務,已有20多年。對於整個GPU產業的發展可說是非常熟稔。這次便由他來為AMD Graphics產品線進行說明。 這次主要針對這次全新發表的Radeon VII產品做說明,從市場演進、產品定位、到使用者屬性與需求、產品架構,以及與競爭對手的效能比較上,是如何的超越競爭對手。 有關於Radeon VII的這個「VII」,Sasa表示其有三種含意:第一就是代表Vega II (第二代)的縮寫,就連那個 Logo也是VII的組合;第二就是代表Radeon產品線的第七代(Radeon最後到第五代,然後Vega為第六代,這次的Vega II就是第七代);第三就是代表7nm!是世界第一顆以7nm製程設計的顯示卡。 以下就透過簡報來進行介紹。
-
【CES 2019】AMD CES主題演講內容深入介紹 PART 1 of 3:全新二代Ryzen行動處理器與Chromebook產品線
AMD在1/9由執行長Dr. Lisa Su進行Keynote之後,下午時間也特別跟媒體來個詳細的簡報,把大家比較不了解的地方或有疑問的地方再做詳細說明。 這次AMD的詳細簡報說明會,邀請到AMD的三位主管,來針對上午不同的主題進行說明。以下我們就透過現場直擊方式來進行介紹。本文為Part 1 of 3。 首先邀請到的是AMD客戶端解決方案資深產品經理Scott Stankard,來為AMD Mobility產品線進行說明。主要針對第二代Ryzen行動處理器應用在內容創作或是遊戲上的效能、行動版驅動程式的更新頻率、以及當今使用者汰舊換新的比例、全新Chromebook的市場進駐等議題,進行說明。以下就透過簡報來進行介紹。
-
小愛同學妳來啦!小米AI音箱開箱試用,簡單聰明的智慧管家還送KKBOX半年資格
米粉們久等了!千呼萬喚之下,小米的AI音箱搭載AI智慧語音助理「小愛同學」終於登台啦! 來說說小米AI音箱的一些基本特色和規格吧!外型上走簡潔白色色系,整體看起來十分乾淨,頂端搭配按鍵盤,包含麥克風開關、播放/暫停、上下首、以及可設定模式的CH鍵,同時,整片按鍵盤周圍圓圈可藉由滑動來調整音量。底部則是電源插孔,同時配上整線槽方便空間和視覺整理。內部規格方面,則是具備64位元Cortex A53四核心處理器,時脈在1.2GHz,具備雙頻Wi-Fi功能以及藍牙4.1,可藉由電腦、平板、或行動裝置連接操作。 小米的這款AI音箱搭載360度收音的數位麥克風,並且可以同時對應遠距收音,使用時只需要隨時喊出「小愛同學」,音箱就會發出語音回覆,便可及時發出語音指令操作,內容包含天氣、路況、股市匯率、鬧鐘、算術等等,小愛同學都能輕鬆掌握!而且小米AI音箱也能和小米旗下智慧產品連動,透過米家App操控,現在就台灣市場來說,目前可操作的小米產品包含小米空氣清淨機2、石頭掃地機器人、米家掃地機器人等等,種類非常多元且豐富,可在小米官網查詢到所有支援的智慧產品。 此外,由於小米AI音箱這次引進到台灣市場,有鑑於台灣民眾並不像中國一樣使用QQ音樂和其他中國的音樂播放器,這次小米也特別和KKBOX合作,提供超過4500萬首音樂歌曲,以及超過100萬部的有聲書內容供消費者聆聽。同時,也推出限時活動,只要在2019年2月底以前購買小米AI音箱的話,就提供KKBOX免費6個月使用服務,只需要在購買以後使用小米AI音箱綁定KKBOX帳號即可。 啟動小米AI音箱並和手機App連接後,除了可透過聲控的方式進行功能操作以外,也可以藉由手機App操作和查詢基本功能。首先是綁定KKBOX帳戶後就能在App首頁操作音樂歌單和有聲書內容,App內其他功能則是包含控制其它智慧裝置功能的頁面以及顯示小米AI音箱功能的教學頁面,最後則是設定頁面。 小米AI音箱已經在2018年12月時正式開賣囉!只需要新台幣1495元的價格,就可以輕鬆把輕鬆好用的智慧管家「小愛同學」帶回家。未來小米也承諾將導入更多相關智慧產品到台灣市場,米粉可以多多期待! 廠商名稱:台灣小米 廠商電話:02-21921023 廠商網站:
-
抱歉沒有GTX的份!3DMark Port Royal模式RTX全系列實測
昨天(1/9)3DMark正式釋出「Port Royal」模式,全面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技術效果,讓玩家或是測試人員在測試RTX系列和未來支援光線追蹤技術的顯示卡時,能有更客觀的效能參考依據。同步的,小編也立刻為大家即時送上了RTX 2080 Ti的測試評分,緊接著,我們也來驗證一下,除了RTX 2080 Ti之外的另2張版本–RTX 2080、RTX 2070在這項測試上的表現成績是怎樣的狀況,同時,如果採用GTX版本的顯示卡是否也能正確執行這項測試呢?實際上機跑跑看就知道囉! 這次小編將手上的RTX 2070、RTX 2080以及RTX 2080 Ti都拿來作了測試跑分,最頂級的RTX 2080 Ti直接飆破7900大關、測試分數達到了7932,而RTX 2080與2070的表現則各自有5918、4561分的成績,對於入手RTX 2080 Ti的玩家來說,這項測試明顯的可以看到頂階版本在光追方面的表現具有極大優勢。 從上述三者的數據中可以看出,RTX 2080 Ti的效能表現提升相較於RTX 2070有達到約42%、相較於RTX 2080則是約25%。RTX 2080相較於RTX 2070,效能提升幅度則是約22%左右。 測試的部分除了有總分的提供外,其實下方也有FPS幀數的數據,可以看到在目前預設2K模式的解析度下,突破30 FPS的也只有RTX 2080 Ti,2080與2070都在30 FPS以下,這也表示在解析度提高的狀況下,以現有3DMark的Port Royal測試,也僅RTX 2080 Ti及格,那如果轉換到大家目前普遍還使用的FullHD模式下呢?是否會有比較好的成績表現? 接下來小編再進一步測試其他參數變化下的結果。由於Port Royal測試系統預設的解析度標準為2K(2560x1440),小編另外從客製測試選項中選擇FHD和4K解析度分別針對三張顯示卡進行測試,以了解各顯示卡在主流和高階解析度中的效能表現。 大家可以從上圖中大致了解各RTX系列顯示卡在不同解析度下的跑分測試結果,這同時也可以做為未來若玩家有升級RTX的想法時,可用來作為考量不同RTX顯示卡升級後能為遊戲體驗帶來多少提升的參考依據。 大家關心的另一件事,到底GTX系列能不能在這項測試中跑出分數呢?嘿嘿,小編當然馬上拿起手邊的GTX 10系列來跑跑看~ 恭喜,GTX系列GG!!!基本上這項Port Royal在開始測試的描述中就已經說明要有支援光追才行,所以目前使用GTX的捧油們就抱歉啦~,小編有試著硬上的跑跑看,結果當然就是「0」分囉!看來想要享受光追效果,那就準備邁入RTX懷抱吧,省點錢的就是即將出爐的RTX 2060,不然就是等著AMD的Radeon VII囉,反正也快出了不是嗎?
-
【CES 2019】AMD第3代Ryzen桌機處理器強勢來襲、Zen 2微處理器架構新登場!PCIe 4.0次世代匯流排搭載,8C/16T版本Ryzen 3000更勝對手Core i9-9900K!
CES 2019的AMD Keynote,美商超微總裁暨執行長蘇姿丰,針對AMD第3代Ryzen桌機處理器,提出了One More Big Thing Today!正式對外宣布今天有各大事情,那就是AMD RYZEN DESKTOP PROCESSOR,現場發表了CES 2019 PREVIEW - 3RD GENERATION。除了介紹正在研發當中的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也實物展出了7nm製程的8C/16T實品,與競爭對手Core i9-9900K效能測試,讓大家一窺AMD今年2019的神兵利器。 AMD第3代Ryzen桌機處理器,除了更強之外,這是因為採用了台積電最新7nm製程,不但讓功耗降低,還能讓時脈提高,同時還能把整個晶圓面積縮小,等同再一片晶圓上面可以做出更多晶片。此外,這次有個重點,就是PCIe 4.0匯流排導入,這將讓比較吃頻寬的顯示卡與磁碟陣列卡,可以有更好的發揮。 同時,在PCIe 3.0發展到PCIe 4.0之後,原先M.2 NVMe SSD頻寬,PCIe 3.0 x4僅能提供單向4GB/Sec、雙向8GB/Sec傳輸速率。升級到PCIe 4.0之後,馬上可以讓M.2 NVMe SSD速度大提昇。目前PCIe 4.0 x4的M.2 NVMe SSD,也已經在開發之中,存取速度將可以上看單向8GB/Sec、雙向16GB/Sec傳輸速率。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要升級到PCIe 4.0,現階段AM4腳位插槽不足以應付所需!PCIe 4.0導入,處理器、插槽、主機板全都得要重新設計,至於AMD第3代Ryzen桌機處理器與PCIe 4.0,及新的晶片組與主機板,目前發展到哪裡,就讓我們賣個關子吧! 可以確定的是,2019年中,AMD第3代Ryzen桌機處理器將會正式發表!最有可能的發表時間,就是在Computex Taipei,屆時除了新的AMD第3代Ryzen桌機處理器,還會有新的PCIe 4.0主機板,以及PCIe 4.0顯示卡,與PCIe 4.0的M.2 NVMe SSD。 AMD第3代Ryzen桌機處理器,一樣採用的是I/O晶片與CPU晶片分離。根據AMD所公佈的資料,I/O晶片採用的是14nm製程,CPU晶片採用的是7nm製程。目前每CPU晶片最高則是內建8核心16執行緒,輕易的就能做出12核心24執行緒、16核心32執行緒的處理器。 美商超微總裁暨執行長蘇姿丰,現場實品展示的單CPU晶片版本,進行實機測試。8C/16T版本AMD Ryzen 3000處理器,跟對手Core i9-9900K筆劃,Core i9-9900K顯然更耗電,用電量在180W左右,8C/16T版本AMD Ryzen 3000,用電量在135W左右。運算速度的話,8C/16T版本AMD Ryzen 3000處理器,顯然更快完成工作,多核心運算效能表現更優異。 看到這邊!玩家們應該都心動了吧!這次,由於AMD第3代Ryzen桌機處理器,與對應的主機板,仍在研發之中!目前最快的發表時間,則是在Computex Taipei,屆時除了新的AMD第3代Ryzen桌機處理器,還會有新的PCIe 4.0主機板,以及PCIe 4.0顯示卡,與PCIe 4.0的M.2 NVMe SSD。這可以說是電腦世界的大突破,是新的電腦革命,又一次的改朝換代! 整體來說,那就是沒有最強,只有更強!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
【CES 2019】AMD Radeon VII顯示卡強勢來襲,史上最強大7nm繪圖晶片報到!
轟動武林,驚動萬教!來自台灣製造,台積電7nm製程繪圖晶片,用於遊戲顯示卡上面,CES 2019正式推出,這就是AMD Radeon VII顯示卡。 沒有錯!用的正是最新7nm製程,AMD超越了NVIDIA,7nm製程繪圖晶片率先使用。至於為什麼要叫做VII呢?答案很簡單,VII代表了2個意涵,就是因為採用了最新的7nm製程,同時也是Vega第2代。值得注意的,AMD Radeon VII顯示卡,擁有對手GeForce RTX 2080的性能水準,卻只有GeForce RTX 2070價位,這可以說是玩家的福音啊! CES 2019的AMD Keynote,美商超微總裁暨執行長蘇姿丰,正式發表了AMD Radeon VII顯示卡。目前AMD發佈最新的消息,AMD Radeon VII顯示卡報價美金699元(折合台幣21,715元),2019年01月09日發表,2019年02月07日發售。發售的時間,恰好就是中國農曆新年假期,等於是玩家領了紅包,就可以買個新顯示卡好過年。 AMD Radeon VII顯示卡的話,算是AMD旗艦顯示卡的新戰神。 AMD Radeon VII顯示卡,乃是接替AMD Radeon RX Vega 64顯示卡,成為Radeon旗艦顯示卡新皇座。在硬體規格上面,除了繪圖晶片是7nm製程之外,具備60個運算單元,1.8GHz工作時脈,同樣電源功耗提昇25%效能,16GB HBM記憶體,1TB/Sec顯示記憶體資料傳輸速度。 然而,為什麼AMD Radeon VII顯示卡可以這麼快?這除了強大的繪圖晶片之外,主要是採用了最新型HBM記憶體,讓顯示記憶體資料傳輸速度達到1TB/Sec,遠遠超越了GeForce RTX 2080 Ti的14Gbps速率的11GB GDDR6@352bit,徹底讓繪圖晶片的性能發揮到了極致。 玩家們最關心的,AMD Radeon VII顯示卡效能如何?CES2019現場,AMD也公佈了實際的戰鬥力,竟然可以打敗對手GeForce RTX 2080,這實在太令人震撼了! AMD Radeon VII顯示卡,除了帶來了更強的性能,顯示記憶體也提升到了16GB,除了可以符合現在2K、4K遊戲運行的需求,也能對應未來5K、8K的輸出,充分滿足遊戲玩家的需要,可以說是可以說是7nm繪圖晶片顯示卡。 看到這裡,玩家錢包準備好了沒?
-
【CES 2019】GIGABYTE展示全系列伺服器產品與應用,並推出業界首款AI級筆電
為展示出在伺服器領域已從事20多年的開發與研究成果,GIGABYTE (技嘉科技)在CES 2019展示其伺服器相關產品與應用。在South Hall的某處,可以看到這次GIGABYTE的攤位風格一樣佈置得主題化,搭配未來感的攤位佈置,讓買家與參展民眾,能獲知GIGABYTE在伺服器的研發成果。 當今AI應用夯,除應用在伺服器等密集性運算之外,廠商更逐漸導入一般消費性應用領域,像是先前不少手機紛紛喊出具有AI智慧美顏效果的拍照功能,亦或是AI型智慧機器人等等。但這些應用對每天都需要使用電腦的玩家們來說,AI能夠提升電腦使用的效率,才是有感的升級!技嘉針對這部份,要率先與微軟Azure AI合作,推出世界首款AI智慧筆電。能夠提供使用者更有效率的電腦使用情境。 現場所展示的Aero 15筆電,就是一款Azure-Powered AI筆電,其主打特色就是工作更有效率、玩樂更加流暢。簡單來說,該系統會主動分析使用者的電腦使用情境,並從大數據中找出最適合該使用者的軟體最佳化設定,來提升內容創作類軟體的反應速度與執行效率,以完整發揮出電腦的效能。或者玩家在玩遊戲時,能夠主動偵測與記錄系統的資源佔用情況,以做好資源調度,因此能夠有效率的提升遊戲效能,讓遊戲玩得更流暢。 此外,技嘉在展場所主打的,以伺服器產品與應用為主,包括高階的AI級應用伺服器、全SSD的軟體定義儲存伺服器、智慧數位看板、其他架構之伺服器主機等等。以提供各種不同規模的企業來選擇與導入。 以下,就透過現場直擊來一一介紹這些伺服器產品吧!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攤位地點:LVCC South Hall 1 Booth No. #21423
-
【CES 2019】Intel攤位直擊,PC、5G、AR/VR、AI、AV等主題,延伸PC應用體驗
當產業一直強調PC已死,唱衰PC產業,處理器大廠Intel為強化更多元的PC應用領域,同時強化使用體驗,不斷地推出新的平台、技術,並與其他產業異業合作,以開創全新的PC使用體驗。 這次CES 2019,Intel選擇在1/7於Mandalay Bay South Convention Center進行主題演講,主要以創新與運算平台為內容,來說明Intel接下的計畫。包括新推出的Lakefield架構、全新10nm的Ice lake處理器、第九代Core處理器,以及Athena (5G)相關計畫,嘗試以更多新平台,來提升與延伸PC的應用領域,以及跨業合作。 而在CES 2019期間(1/8~1/11),Intel也展示其全系列產品與應用,來讓參展人士了解Intel最新的技術與應用。以下就是Intel CES 2019攤位現場直擊! 廠商名稱:Intel (英特爾) 廠商網址: 攤位地點:LVCC, Central Hall South, Booth #10048
-
【CES 2019】10奈米製程來了!Intel發表Ice Lake系列處理器和第九代Lakefield無內顯處理器
Intel處理器終於突破14m製程架構,CES 2019上,Intel發表10nm製程Ice Lake系列處理器架構,誓言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全面、高效能的處理器平台外,也同時宣布推出第九代Core無內顯處理器系列,向AMD在中高階處理器市場宣戰。 Intel全新Ice Lake系列處理器將採用10nm製程,要為消費者帶來使用效能的提升。Ice Lake也將具備各種「世界第一款」的功能,像是Ice Lake系列將是首次採用Intel最新的Sunny Cove架構、Intel首個內部搭載第11代內顯顯示晶片的平台、Intel首次直接讓CPU原生支援Thunderbolt 3連接埠、也是第一個首度支援最新無線連網標準Wi-Fi 6(802.11ax)技術的處理器,最後,Ice Lake也會首度支援機器深度學習能力。 種種新功能的目的,都是為了要讓消費者可以擁有更極致、完整、一體式的效能體驗。Intel表示Ice Lake系列處理器將會在今年推出,屆時可望為輕薄筆電和商務筆電帶來新一波的效能提升。 去年開始,市場就在傳說Intel將推出無內顯版本的Core處理器,以向AMD在中高階處理器市場宣戰。果不其然,在CES 2019,Intel正式推出無內顯版本的第九代Core系列處理器,將能為筆電解放更多彈性使用空間,進一步強化整體的效能表現。 Intel也快速解釋Lakefield製作的基本原理,利用Intel稱之為「Hybrid CPU」的處理程序,將不同的CPU核心放在同一平台上,包含一顆主要的10nm製程Sunny Cove核心,以及4顆次要的10nm製程小核心(Atom-based)組合而成,整個體積大小大約僅12平方微米大而已。Intel進一步將這「Hybrid CPU」以Intel稱為「FOREROS」的3D堆疊模式,將其他所需的原件組合在一起,最終得到的結果便是體積超小的處理器。 也就是說,藉由Lakefield的誕生,未來其他廠商在採用該處理器時,由於它並無內建顯示晶片,因此,筆電可以有更多的彈性使用空間去搭載獨立顯示卡或是其他升級空間等等。若是一般桌機消費者就更便利了,由於桌機玩家一般都會購買獨立顯示卡,原先處理器內部的內顯形同虛無,而沒有內顯的Lakefield處理器在售價上一定會相對比具備內顯的處理器更便宜,消費者可以藉由這樣的預算考量下,有多餘的閒錢可以應用在其他層面上,也是一大利多。 目前推出的無內顯處理器共有六款,以下先幫大家整理一下基本重點規格: ●Core i9-9900KF:8C/16T、基礎時脈3.6GHz、可超頻至5GHz、16MB L3 Cache、TDP為95W。 ●Core i7-9700KF:8C/8T、基礎時脈3.6GHz、可超頻至4.9GHz、12MB L3 Cache、TDP為95W。 ●Core i5-9600KF:6C/6T、基礎時脈3.7GHz、可超頻至4.6GHz、9MB L3 Cache、TDP為95W。 ●Core i5-9400KF:6C/6T、基礎時脈2.9GHz、可超頻至4.4GHz、9MB L3 Cache、TDP為65W。 ●Core i3-9350KF:4C/4T、基礎時脈4.0GHz、可超頻至4.6GHz、8MB L3 Cache、TDP為91W。 ●Core i3-8100F:4C/4T、基礎時脈3.6GHz、6MB L3 Cache、TDP為65W。 Lakefield系列處理器同樣會在接下來陸續推出,有預期升級電腦的玩家或許可以再等等今年的新一代處理器做選擇。
-
3DMark Port Royal實測!RTX 2080 Ti直逼8000大關,即時光線追蹤效果令人驚豔
稍早小編快速跟大家快報今天(1/9)3DMark釋出了全新的「Port Royal」測試模式,正式支援NVIDIA即時光線追蹤技術,也成為小編的救星阿!在此之前,小編如果要測試RTX系列顯示卡在即時光線追蹤技術下的效能表現的話,就只能利用目前唯一正式支援該技術的《戰地風雲V》做主觀FPS觀察(誰叫其他遊戲不趕快支援...),但在Port Royal推出後,未來將可以為各位玩家提供更客觀的效能表現! 簡單快速複習一下Port Royal的測試內容吧!首先,這項測試的解析度預設是在2K(2560x1440)模式,測試的主要內容則是針對即時光線追蹤技術的效果來做測試跑分,另外在測試細項中同時也包含對傳統渲染技術方面的測試部分。 在客製化測試的選項中則是可以另外調整測試參數,包含解析度可調整至FHD或4K解析度(甚至8K)、即時光線追蹤技術反射效果幅度(預設是"中"),另外也可以測試不同的反射模式,除了預設的光線追蹤技術以外,也有「傳統」(Traditional)選項可選,預計應該就是傳統TAA技術渲染並套用在Port Royal的測試環境中了。 小編正好手邊也有一張GIGABYTE AORUS RTX 2080 Ti XTREME可做為參考,就馬上來幫大家進行實際設測試囉! 接著小編也以同樣的設定內容、但以FHD(1920x1080)和4K(3840x2160)解析度分別進行測試,以了解在目前最常見的解析度和高畫質解析度下,Port Royal針對同一張顯示卡進行測試時,會有怎樣的分數調整幅度。 比較看看,原先預設的2K解析度下,獲得的成績是7932分,調整成FHD後,獲得的分數拉高到12331分,成長的分數漲幅達達到55%;調整成4K解析度後,獲得分數為3707分,跌幅也達到53%左右,基本上可做為未來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技術的遊戲中預期獲得FPS的判斷標準。 這次的快速測試就先到這裡啦!Port Royal模式針對即時光線追蹤技術進行測試,提供可量化的數據作為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技術效果的顯示卡效能判斷依據,實在是測試人員的福星無誤阿!#感恩3DMark,讚嘆3DMark!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